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已绘就

来源:

  对省会经济圈七市来说,2月6日注定是值得铭记且饱含希望的一天。当天,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闭幕,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共建共享”推进会议暨第二次联席会随即召开。这场由省有关领导同志以及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七市党委、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推进会堪称“大咖云集”,且成效十足。会上谋定了一系列七市合作共赢的“大动作”,这些举措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七城合力谋共赢,乘势东风迅疾行。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均是沿黄城市的省会经济圈七市带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何况,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将使济南拥有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带动兄弟城市携手前行。机遇的“东风”叠加而至,乘势而上、乘风而起是七市在深化合作中更好地实现共赢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推进会的召开,一系列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举措密集出炉,七市合作共赢的新蓝图就此绘就,更奏响了七市加快发展的号角声声。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已绘就

  机遇: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迎来机遇叠加、多重利好
  一改单一城市“单打独斗”方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正成为区域加快发展进程中的主流路径选择,而这也正是时代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形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携手共进、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可谓恰逢其时。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山东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又何尝不是省会经济圈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省会经济圈七市均为沿黄城市,是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七市承载着更多责任和期许,也将迎来众多发展利好。
  更何况,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强省会战略,强省会战略的实施,不只是济南的重大战略机遇,更是省会经济圈七市共同的发展红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强省会战略实现了机遇叠加,分别从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七市合作共赢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动力,机遇堪称千载难逢。”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省会经济圈七市加快发展面临的共同机遇,而随着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这个省会经济圈的‘核’将拥有更强的发展动力以及资源配置和辐射带动能力,能够更好地带动圈内城市共同发展”。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已绘就

  行动:谋定七市“合作共赢策”,绘就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机遇的“东风”叠加而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乘风而起是省会经济圈七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化合作共赢进程中的应有之义。时间回溯到2020年6月,《关于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炉,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的号角就此吹响,各市也迅疾响应、迅速展开行动。其中,济南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牵头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6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和多市分别签署了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当前,在省会经济圈七市的共同努力下,七市的交通设施正在加快互联,产业协作不断深化,文旅合作持续拓展,公共服务也变得更加便利。
  过往成绩皆为未来序章,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在2月6日召开的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推进会议暨第二次联席会上,审议通过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行动方案》。随着行动方案的出炉,涉及众多领域的“七市合作共赢策”得以谋定。
  开展省会经济圈与跨国公司(上海)合作交流会,“新发展·新格局·新济南”北京推介会暨省会经济圈与央企(北京)合作交流会,省会经济圈“面向RCEP、抱团出海、深耕日韩”联合招商推介会这省会经济圈“双招双引”三大活动;推动实施交通互联互通功能、省会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共享工程、社会保障联动提升工程、文化旅游“十个一”工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工程、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这省会经济圈“六大工程”;聚力实现科技创新共闯一条路、产业发展共强一基地等省会经济圈“九个一”目标……这一系列切实举措,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架构出了新的蓝图。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已绘就

  合力:交通、民生等领域合作新举措涌现,省会经济圈七市共赢发展未来可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七市都是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这七个兄弟城市所形成的合力,是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在推进会上,还签署了《省会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协同推进合作协议》《省会经济圈民生事项共建共享合作协议》《省会经济圈投资促进携手联动合作协议》《省会经济圈投融资平台共建共享合作协议》。梳理这一系列合作协议,七市携手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强烈意愿和澎湃合力跃然纸上,七市“一圈同城 共建共享”的新未来也令人倍感期待。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七市如何加快实现交通互通互联、为共赢发展提供支撑?此次签署的《省会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协同推进合作协议》中,提出了共建省会经济圈轨道交通网、建设畅安舒美的高效公路网、构建以济南为中心的区域机场群、打造绿色经济的黄金水运网、建设黄河两岸快速联系通道等一系列举措。具体来说,将谋划研究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向齐河、泰安(肥城)、邹平、聊城(东阿)、淄博等周边地区延伸,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时经济圈”。构建以济南为中心的“一环十射”高铁网,实现省会经济圈七市高铁互联互通。推进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济南至微山等11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济南齐鲁大桥、济泺路穿黄隧道、凤凰大桥、黄河大桥复线工程、黄岗路穿黄隧道、航天大道穿黄隧道、聊泰铁路黄河公铁桥及公路接线工程、济郑高铁桥等20余条跨黄河通道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谋划布局一批新的跨黄通道,加速实现携河发展、拥河发展。
  在省会经济圈七市共建共享的进程中,民生事项的共建共享是重要一环。此次签署的《省会经济圈民生事项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中,围绕推动就业创业资源、社会保障资源、人才服务资源、教育文旅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出了一系列切实举措。例如,“推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协同推进社保信息化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共用和业务互联互通,探索实现社保业务协办、联办和通办”“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证书互认,7市职称主管部门核发(确认)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在区域内互认互通,不再办理外地调入人员职称确认手续”等。
  ……
  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这一系列举措所架构出的省会经济圈七市发展新未来令人倍感期待。
  “七个兄弟城市形成合力、相互赋能、携手前行,就能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抱团发展,让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未来可期、七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王忠武说。 (济南日报 记者:王端鹏 赵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