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来源:

  大众网记者 孙毅 王宁

  “能够向总书记介绍我们蓬莱的历史文化,是我莫大的荣幸。”2018年6月14日上午,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场景,蓬莱阁管理处工会主席王晓楠仍激动不已。

  6月13日上午,正在山东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冒雨来到位于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市,这里曾经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习近平拾阶而上,登上蓬莱阁主阁,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情况,察看水城炮台和古代舰船入海口,听取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操练水师、保卫海防等历史介绍。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优秀工作者,总书记的到来让王晓楠既期待又振奋,她围绕蓬莱历史文化的脉络向总书记做了介绍。“总书记兴致很浓,对行程中看到的建筑、石碑等,会不时询问有关细节。”王晓楠回忆说。

  当总书记登上观澜亭,俯瞰蓬莱水城的时候,王晓楠向总书记介绍了蓬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在对古城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注重生态保护,保持着蓝天碧海、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蓬莱阁周边三公里以内,都没有超过蓬莱阁高度的建筑。其间,王晓楠还向总书记介绍了蓬莱的发展变迁,蓬莱阁古建筑群的历史风貌等,并着重介绍了八仙文化。她说,八仙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八仙身上也体现了自由、平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总书记对蓬莱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并提出要加强重点文物保护,让优秀文物世代相传。”王晓楠告诉大众网记者。

  蓬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乡,王晓楠向总书记介绍了戚继光的事迹及精武文化,并给总书记讲了戚继光少年时期在蓬莱的一段经历。戚继光7岁入学,有一天,父亲问他长大后的志向,戚继光表示想读书。父亲告诉他读书要懂得忠孝廉洁的大义,并让戚继光将这四个字写在墙上,日夜诵读、铭记于心。可以说,戚继光的父亲为他扣正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才有了后来抗倭的丰功伟绩。“总书记对戚继光的相关历史非常熟悉,还给我们讲了戚继光的用兵之道和他发明的一种特殊兵器——狼筅,为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王晓楠激动地说。

  在“海不扬波”石刻前,王晓楠向总书记介绍了甲午战争中蓬莱的一段经历。在这块石刻前,王晓楠有感而发,表示我国如今已经有了强大的海防力量,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总书记听后表示肯定。

  “总书记的很多指示和话语,都让我们非常感慨和感动,也铭记于心。总书记对历史文化研究非常深入,知识非常渊博,同时也非常平易近人,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王晓楠告诉记者。

  “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将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王晓楠表示,作为蓬莱文旅人,深感任重而道远,要把蓬莱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好、研究好、学习好。“我们将牢记这些嘱托,立足岗位,做好蓬莱文化的研究者,传承者,更好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蓬莱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能够展现出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