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2008年5月6日至10日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委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况、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全面抓好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淞,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毅亭随同调研。
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等陪同下,在青岛港前湾港区考察。
初夏时节,齐鲁大地郁郁葱葱、生气盎然。5月6日至10日,习近平在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等陪同下,先后到青岛、潍坊、济南等地,实地了解山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情况,并就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
习近平在海尔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青岛港、潍柴动力、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诸城外贸有限公司、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寿光洛城农发公司等单位调研时,详细了解它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的情况。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谋划科学发展,就要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分析现实、查找突出问题,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习近平十分关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路上,他深入到青岛市南区仙游路社区、诸城市龙都街道土墙社区、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办事处三元朱村、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冶河村,慰问基层干部,看望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习近平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他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在提升经济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质量的改善;在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增强。特别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
考察结束时,习近平在济南主持召开山东省党政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了山东工作情况汇报和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发言。他对山东近年来在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也是资源大省、旅游大省,这些年来许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山东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希望山东的同志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面”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习近平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他强调,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我们抓发展、抓改革、抓稳定,都要既见物又见人,尤其要在配好班子、选准干部、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见成效、上水平。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规范选人用人程序,提高选人用人水平。习近平强调,我们共产党员都是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的走到一起来的。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目的,共产党员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真情关心群众,诚心诚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党内同志之间也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特别是对于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对于基层干部,更要给以关心和爱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以更多的精力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德州市、荣成市、广饶县大王镇、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和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的负责同志分别发了言。
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分别在青岛、济南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