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政府最近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各级领导从思想上解决对农业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农业科学技术放到重要位置上来抓,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威力,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为农业增产增收服务,努力夺取一九八二年农业全面丰收。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市分管农业科技工作的副书记或副专员、副市长,农委、科委主任,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局长,农科所长,农技站长;省直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的负责人,共计二百多人。省委、省府领导同志苏毅然、李振、王金山、朱奇民、郑子久出席了会议,苏毅然同志讲了话。国家农委副主任何康应邀到会作了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科技战线,通过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三年中,受国家和省奖励的优秀农业科技成果达一百一十多项,占建国以来同类成果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推广形式和推广方法上有许多新突破。如技术联产责任制、科学种田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农民科普协会等。技术联产责任制目前已有四十多个县搞了试点,有二十四个县、一百三十多处公社建立了农民科普协会,全省还普遍展开了评定农民技术员的活动。这些变化说明,农业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形势,预示着农业战线将要出现一个大的转变。
会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靠政策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靠科学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各级领导要象抓生产责任制那样抓好农业科技工作。当前,我们要把已有的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单位,从先进单位转移到一般单位和后进单位,把科研成果真正转变为广大农民手中掌握的武器,使科学技术成为新的巨大生产力。为此,应当重点抓好如下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的技术;农、林、牧、渔各项良种及保持优良种性的技术;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栽培技术;培养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技术;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技术;林木速生丰产,果树、蚕茧优质高产的技术;畜禽良种和科学饲养防疫技术;海、淡水人工养殖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农机节油及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技术;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发展农村社队企业工艺技术。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实现五个突破:(一)培育一批比现有良种增产、适应不同条件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和林、果、蚕、畜、禽、鱼等优良品种;(二)小麦、玉米、地瓜、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一批粮食亩产一千斤、一千五百斤的县,棉花亩产一百五十斤的县、二百斤的社;(三)农林牧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科学研究以及现有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基本控制猪水肿病,兔球虫病、干爪病的危害;(四)在瘠薄盐碱地营造高产薪炭林的综合技术;(五)主要鱼虾贝类大规模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会议还对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研究体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行各种形式的技术责任制、合同制,开展干部培训、农民教育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
(本报通讯员)
文章刊载于《大众日报》1982年01月16日(14126期)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