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 帮志帮本 扶贫见效
我省三十五万农户基本脱贫
本报讯 去年以来,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指示,在帮志帮本上下功夫,加快了贫困单位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进程。
据统计,去年一年,全省有三十五万户农民基本摆脱了贫困,占农村贫困户总数的百分之十六。临沂地区的沂水、沂南、沂源、蒙阴、平邑、费县等六个县,一年来,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三十多元,兴修乡村公路六千六百多公里,架设输电线路六十多公里,新打机井八百八十多眼,修缮改造了三千七百九十九处农村小学校舍。
一年来,我省扶贫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继去年七月省沂蒙山区现场办公会以后,省委、省政府又先后召开了第二次海岛现场办公会议、南四湖现场办公会议。在这期间,省和各地先后组织了六千多名干部,深入贫困山区、库区、湖区、滩区,特别是到目前还比较贫困的革命老根据地调查研究,具体帮助落实扶贫措施。省直机关组织四百名干部到贫困县和贫困乡镇挂职锻炼,帮助工作。临沂地区从地县两级抽调二千多名干部到七百三十八个村蹲点扶贫;从乡镇抽调二千四百多名干部到一千零二十九个村包点。菏泽、潍坊、济宁、枣庄等地市也抽调了大批干部蹲点。下去的干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把脱贫致富的政策、措施落到了实处。二是长短结合,因地制宜确定生产项目。各地围绕贫困地区的优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确定经济发展的方针。在具体工作指导上,坚持“两手抓”。一手采取鼓励政策,引导农民退耕还林,向荒山、荒滩、荒水进军,为长远的发展打基础。去年,全省山区退耕还林二百万亩,开发荒山、荒滩一百九十万亩,利用滩涂水面三十万亩。一手抓“短平快”,大力发展家庭副业和投资少、见效快的乡镇企业,以解决当前的生活困难。据统计,临沂地区六个山区贫困县去年养长毛兔二百三十万只,扩大育苗面积七万亩。南四湖投放鱼种七百多万尾,扩大坑塘养鱼面积一千多亩,新上乡镇企业项目二十二个。三是各行各业大力支援贫困地区建设。一年来,省直各部门帮助海岛解决了七十多个具体问题,落实了支援沂蒙山区的一大批资金。同时,省里还组织青岛、济南、烟台、淄博等城市,对沂蒙山区贫困县进行对口支援,签订经济技术协作合同一百四十六项,有八十五项已开始实施。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和驻军指战员,还自动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计粮票六十六万余斤,现金七十四万四千元,马二百七十匹,汽车一百零七辆及一宗其他物资。淄博市有些富村主动和穷村结成姊妹村,取长补短,互相支援,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的经验,在全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修智)
文章刊载于《大众日报》1986年01月31日(15602期)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