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计划”普法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2017年5月31日,兰山法院联合区关工委、团委、教体局、司法局、临沂市律师协会共同发起了“青柠计划”普法志愿项目并组建志愿者团队,该项目团队由青年法官、青年律师和青年思政教师共144人组成,旨在为兰山区各中小学义务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兰山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柠计划”普法志愿者项目启动四年以来,在各发起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兰山特色的法治教育品牌,积极发挥了品牌效应,持续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建立法治宣传教育队伍素质评估机制。

  根据授课效果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普法计划、教案内容,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并肯定志愿者的付出,对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同时建立严格授课反馈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按学期对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程度、服务成效、社会影响等进行考核验收,定期通报,实现“有进有出”。

  形成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材编写体系。

  为保障授课质量,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等因素,统一编写《我身边的法律》普法教材,将普法教育纳入全区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四年级和七年级开设校园普法课堂,志愿者按照开课计划定向进校园授课。

  四年级侧重民法典中人格权、监护权、侵权责任;七年级在此基础之上更加侧重违法犯罪相关内容。三年级以下以及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主要通过女童保护“青芷”项目学习相关儿童防性侵知识。青柠计划已经形成系统化法治教育模式:“三年级以下儿童防性侵课、四年级法律基础课、五年级法治实践课、七年级法律深化课、八年级普法巩固课”。用最适合青少年的方式,打造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守护“少年的你”。

  打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教育实践基地总面积600余平方米,集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于一体,设有法律常识区、自我保护区、不良行为区、犯罪行为区、模拟审判区。定期安排中小学生到法治教育基地学习观摩,现场体验“青•青”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律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截至目前,“青柠计划”开课逾万节,受教育学生逾28万人次,覆盖兰山区176所中小学,青少年法治理念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