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好国家好,真没想到,我能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原来的愁事不能再想了,幸福生活在后头呢。”近日,河口区新户镇东鲍井村边缘易致贫户王月义,对镇扶贫办的帮扶干部连连夸赞。
今年65 岁的王月义,患有高血压,老伴赵兰英,前几年,因病查出肺癌。由于家里年老体弱,缺少劳动力,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困顿,想想今后的日子在哪里,一堆的愁容挂满王月义的脸。
2020年,新户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下村走访,发现了王月义这一家情况,按照程序把王月义纳入了边缘易致贫户,并同时加大帮扶力度。
随着精准帮扶各项政策的实施,王月义一家的情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先是为王月义办理了高血压两病备案。又为老伴办理了长期慢性病和两病备案,享受到特惠保险带来的优惠政策。这样,王月义一家在医疗支出方面的负担得到了很大减轻,同时在家庭医生的精心指导下,其老伴的病情也逐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为全面改善家庭生活,帮扶干部在了解到王月义所在的村是全市有名的冬枣专业村,老王也有冬枣管理方面的经验。于是,技术+产业帮扶的工作措施迅速形成。
村里干部帮助找到合作社,合作社出面,帮助王月义指导配方施肥、开甲、摘心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让王月义种出优质冬枣,卖上好价钱。
“我们从引导王月义进行标准化生产入手,在管理上,严格按照无公害及绿色食品标准和认证要求进行操作,老王有啥困难,我们及时解决,早让王月义一家过上幸福新生活。”东鲍井党支部书记朱耀东说。
“去年,我们对王月义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了综合‘盘点’,年人均纯收入为9288.6元。完全达到了脱贫条件。”新户镇扶贫办主任高洪涛介绍说。
现在,走进王月义所在的东鲍井村就会发现,生态环境优美,人漫步在其中,犹如进入了一处处绿色的仙境。
“这是俺们村发展特色产业带来的喜人变化。”王月义笑呵呵地介绍说,“现在我种的冬枣2.5亩,争取今年收入实现2万余元,咱也当回‘万元户’。”
看到眼前的生活,王月义笑了。回顾脱贫致富前后变化经历,王月义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的真帮实扶,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近年来,新户镇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实事,努力践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2020年,全镇253户、430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全部实现了脱贫。
全镇上下,精心谋划,举全镇之力,打好脱贫户危房改造、住房提升、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帮扶等一系列“组合拳”。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受到百姓一致认可,脱贫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极大提高。许多像王月义这样的困难家庭,在政策帮扶解困下,通过自身努力,小康路上不掉队,走出了贫困,改善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