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郭由 张海振 济南报道
7月14日,“圆梦小康 奋进山东”——“纪录小康工程”山东主题展现场有一件特殊的衣服,衣服上印有“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青年突击队”字样,如同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一样鲜艳,这支队伍在迁建工作最困难的时候组建,一直贯彻迁建的整个过程,专门解决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永远冲在最困难的地方。
菏泽市东明县委副书记张红解密了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青年突击队的组建过程:“2017年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正式启动,在启动初期困难重重,由项目指挥部发起,成立了一支年轻人所组成青年突击队,集中攻克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
据了解,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青年突击队共有队员50人,其中党员26人,大学以上学历22人,平均年龄34岁。他们多数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或大项目管理历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是一支年轻化、精英化队伍。“无论是村台前期清障,迁坟、伐树、转移规划区内群众、拆迁房屋,均需做大量的工作,还是后续的项目规划、手续办理、工程招标、质量监管、工程验收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的身影,他们永远冲在最困难的地方。”张红说道。
青年突击队也涌现了一大批感人事迹。为解决沙窝镇3号村台含沙量不足、因河面管线过长经常被强对流天气撕裂等问题,突击队员、沙窝镇人武部部长张浩战在工地连续吃住一个月。突击队员、焦园乡团委书记翟永军,全身心靠在他负责的村台上,连续三个多月没有回家看过妻子和年仅3岁的儿子。长兴集乡乡长王方领带领7名突击队员逐户逐人做工作,每户至少去过50趟以上,通过沟通思想、讲解政策、描绘滩区未来发展前景,群众终于被他们的工作精神感动,仅用3天就完成了搬迁。焦元乡人武部部长郑强胜自从负责该乡试点村台以来,便没有了节假日,为了让滩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居,跑烂八双鞋。作为突击队中为数不多的女队员之一,杨亚平负责滩区迁建的宣传报道工作。春节期间,为了解一线工人的生活状况,她不顾安危夜乘小船渡黄河,到河对岸的抽沙船上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