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第一条“外联”高铁掀起盖头。
发布会对《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济南正在全力推进公路、机场、铁路和水运等项目建设。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内,将开工建设济滨高铁,该项目是山东省快速铁路网鲁北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南端通过济南枢纽连接京沪高速、石济客专、郑济高铁、济莱高铁,北端通过滨州地区滨洲站连接京沪二通道,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联系。
据介绍,济滨高铁济南段铁路线长90.53公里,新建遥墙机场、济阳、商河等3座车站,将打通起步区与遥墙机场、市区以及京沪二通道的联系,全面改善起步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目前正与京沪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共同上报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申请,预计年内完成可研批复,初步设计已经同步完成。
济滨高铁图
从公开的规划图示来看,济滨高铁自南向北,穿过黄河南边的临空产业集聚区,在遥墙机场设有一站;过黄河后,在济阳设站,再向北设置商河站。整体来看,济滨高铁不经过起步区的“济南城市副中心”等核心区,是从起步区的东部边缘穿过。
建设起步区意义重大,《意见》提出了“四个需要”: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需要;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是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迫切需要。
济南起步区定位高远,交通“外联”必须密植,济滨高铁只是“先声”。今年1月公布的《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动水陆空一大批交通项目上马。铁路方面:建成济郑、济莱、济滨、济枣、德州至商河等高铁以及黄台联络线项目,规划建设济南至济宁、莱芜至临沂、淄博至莱芜、莱芜泰安至聊城等高铁项目,“十四五”时期新增高铁运营里程300公里以上。
对起步区来说,济滨高铁、德州至商河、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等,都是未来济南起步区重要的“外联”通道。其中,济南—雄安直连通道,需要特别关注。
今年2月26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系列新闻发布会”传来消息,济南将以建设交通强国样板城市为目标,积极谋划联通郑州、西安的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统筹安排济南都市圈交通设施,提升面向千万级大都市的交通承载能力。“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由此进入人们视野。
从方位来讲,雄安位于济南的正北偏西方向,未来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的起始站,理想的选择有二:一是从济南西站出发,一是从起步区设站。
7月6日,记者就此询问济南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有关同志,对方表示:“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目前还是一个廊道的概念,具体工作还没有展开。”
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王玉亮一直关注济南和雄安的高铁规划建设,他认为:“济南-雄安直连通道”的最好选择是在起步区新建高铁站,这样能更好地带动起步区的发展;而且起步区的高铁站要和济南西客站、济南东站等相连通,然后经德州直通雄安新区。这样,山东以济南“起步区”为起点,既可以经天津到北京,也可以经雄安到北京,山东跟北京、天津和雄安三地将建立起更密切的相互联系。
记者观察,雄安起步区和济南起步区建设高铁直连,有利于济南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机遇,有利于加快济南和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中,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一方面靠北京自身完成,另一方面必须依靠京津冀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配合。
当前,北京产业疏解方向,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众多省市,这其中,德州-济南一线优势独具。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但以雄安目前的经济和人口总量来看,短期还无法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德州-济南一线,交通方便,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有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应利用这个时机,大力做好承接产业疏解的工作。济南市重视对接北京产业疏解,2020年3月18日,济南市发改委发布《济南市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政策措施(试行)》。两个起步区建立高铁直连通道,将为济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更多方便,有利于加快济南和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