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刘琛 青岛报道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作为西海岸新区的“北大门”,近年来,街道为提高受损岸线、海湾自主修复能力,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增加,推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改变海岸线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的面貌,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凸显厚植“含绿量”,高效生态农业美乡富民,书写出了一份“美中添美、生态生金”的靓丽答卷。
几年前,红石崖街道洋河入海口到处都是养殖池,私搭乱建、违规倾倒废弃物等现象时有发生。“以前这都是些养殖户,一到夏天味道可难闻了。”在西海岸新区松木路段,记者偶遇了前来挖野菜的张女士,她告诉记者“以前这地方我们都不来,现在好多傍晚来跑步健身的,环境改变真的很大。”
近年来,结合蓝湾整治行动,红石崖街道通过拆掉养殖池,淘汰粗放式的落后产能,对养殖户等沿岸经营者给足补偿并积极引导扶持进行产业转型,激活了海岸线,实现了生态升级、产业升级和居民幸福感升级。
红石崖街道办事处生态环境办负责人薛德强介绍称,街道为保障“蓝湾”整治项目,共计清理养殖池270余亩,拆除地面附着物1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2000余立方米。
为了此次行动的顺利进行,也为了村落转型升级,薛德强说:“红石崖街道召开了很多次培训会,培养村民专业技能,结合保税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的用工需求,给村民妥善安置了工作。”
红石崖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委员邵明东说:“这里以前是养殖池,养鱼养虾,杂草丛生,现在通过‘蓝湾’改造,咱区里投资很大,把环境改善了。”记者了解到,邵明东此前是红石崖村的主任,该村因改建拆迁的28户村民,现已全部安置到位,村民根据自身情况及条件,有的可以直接进到企业工作,有的自谋职业做些小生意,“生活好了,环境美了,心情舒畅了。”
红石崖街道
除了拆迁养殖、清除地面附着物及垃圾之外,红石崖街道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街道开展辖区河道、水库、海湾等水环境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薛德强告诉记者:“红石崖街道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治理工程,在街道建设三处污水处理模块,三处污水提升泵站,惠及辖区二十个村,受益人口1.7万余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红石崖街道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积极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市场、送信心,引导企业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蜕变。如今,位于红石崖街道的海尔中德智慧园区再度走在了时代前列,全面打造全球首个碳中和“灯塔基地”。
作为海尔重要的生产园区,中德生态园的海尔中德智慧园区承担着中央空调、滚筒洗衣机、特种冰箱、热水器等产品的生产。
从每一个厂房的绿色建筑材料,到覆盖整个园区的智慧能源平台,以绿色、生态理念建园,海尔中德智慧园区从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行,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量到了低碳、低能耗。
海尔园区
作为海尔卡奥斯智慧能源打造的全球首个综合能源服务样板项目,海尔中德智慧园区内搭建的智慧能源平台可以对园区电、水、气、热、压缩空气、污水处理、喷泉、光伏、照明、电梯等能源动力的产输配用全环节进行集中、直观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能源流、数据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对园区能源系统管控和调度,提升整体效率,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智造技术总监景水秀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实现‘碳零排放’”。
如今,红石崖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海尔工业4.0、青岛芯恩等为代表的南部新旧动能转换集群和以兰石重工、德瑞石油等为代表的北部高端制造业集群,红石崖街道抢占先机,从拆迁养殖到企业园区实现“零碳排放”,帮助拆迁村民再就业,解决污水问题,还人民的“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