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尽锐出战 攻坚克难 山东脱贫攻坚交出合格答卷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尽锐出战 攻坚克难 山东脱贫攻坚交出合格答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尽锐出战 攻坚克难,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持续强化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山东台记者彭寿熙报道:

(题目:山东脱贫攻坚交出完美答卷 时间:4分23秒)

【压混】2月24号下午,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8号村台下起了春雨,天气虽然很冷,但村民刘作安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在年前腊月初九,刘作安第一批搬入新村台。他告诉记者,搬入村台后最满意的就是村台有配套的幼儿园和小学。

【幼儿园离得近,才百十米,那么近小孩自己就去了。小学稍微远一点,也不太远,就是150米那样,方便的很,这家长也不用担心了。】

2016年以前,山东省滩区内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82个,贫困人口4.3万,滩区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山东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2015年山东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集中安置点39个,11089户35709名饱受地理环境困扰的乡亲搬入了新家。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黄河滩区迁建推进组副组长李陈春说,目前,除少数几个村台社区内外装修、部分绿化工程需要适当延期外,其余工程全部完工,全省滩区迁建任务基本完成。

【咱们省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计划通过外迁、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和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5种安置方式,基本解决60万滩区群众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

【压混:咱摘的时候……】

扶贫要“造血”,产业是关键。这几天,在淄博经济开发区沣水镇大高村的蘑菇大棚里,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村民李守香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村里的低保户,自从村里种起了大棚,自己的工作也有了着落。

【一天干8小时,80块钱,一个月2000多块钱。】

针对村集体收入不高、村民老龄化严重、经营方式分散等客观问题。2019年,大高村依托淄博枝鹊农业合作社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先后从村民手里流转了200亩农田用来发展产业,建起了第一个香菇试点大棚。截至目前,大高村共建起了26个大棚,还解决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收入也提高了。淄博经开区沣水镇大高村党支部书记李雷:

2020年3月份开始争取上级资金,大规模又上了25个棚,投入了280来万块钱。今年开了村民代表会,村民入股分红,一户最多入两股,每股是5000元,让村民都得参与。】

五年来,山东把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作为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截至目前,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56万个,年均帮助40多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全省3437家扶贫车间,累计吸纳7.1万贫困人口就业;开发村内公益岗位、扶贫专岗等,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利用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开发公益岗位11.7万个。实现了“输血”与“造血”并举,“外力”同“内力”结合。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要一鼓作气。2018年山东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设立5年过渡期。省扶贫开发办副主任宋文华告诉记者,今年将对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分层分类做好帮扶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针对性地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加大兜底保障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支持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