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
工作情况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3月,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开展“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65岁以上不集中供养的留守、失独贫困老人为重点目标群体,聚焦他们健康、依存、家居、心理等普遍性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0余万小时。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精准摸底,建立动态数据库。各级扶贫办、团委密切配合,通过建档立卡数据库筛查、组织上报、入户走访等程序,对符合帮扶条件老年人进行摸排汇总,建立了包括基本情况、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帮扶需求等信息的帮扶对象动态数据库,定时对接,定期更新,确保对贫困老人信息管理及时、全面、真实。
(二)建管同步发力,建立志愿者队伍。重点面向团组织及社会公益组织,发布倡议书,集中招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专业素养和爱心奉献精神的志愿者。在志愿者招募、组建过程中,各地结合地方实际,面向不同群体组建队伍注重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培养,突出服务前培训、服务中管理,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老人对志愿者进行心理、沟通技巧、应急救援、自护知识等培训,建立即时联系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志愿者与贫困老人真正从心理上结对,从情感上帮扶。
(三)完善帮扶机制,细化服务内容。按照“结对+接力”的项目实施模式,组织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结对子,开展结对接力服务。每名老年人至少有2名志愿者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并按照接力的模式持续开展服务。结合留守、失独贫困老年人具体化、差异化的帮扶需要,组织志愿者每月到老人家1—2次,重点开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务、清理一次个人卫生、维修一次家电、送一件过冬用品”的“五个一”志愿服务。同时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适当拓宽服务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服务。服务坚持“措施扎实、亮点突出、效果明显”的原则,保持服务的常态化、实效化,确保了接受服务的贫困老人精神、生活面貌有变化、有进步、有提高。
(四)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方案中的推进步骤,对工作进展提出明确要求。完善志愿者选拔招募、培训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突出服务前培训、服务中管理,明确服务纪律和注意事项,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采取电话抽查、不打招呼实地检查等方式,督导任务落实情况,确保规定动作落实到位、自选动作实在有效。在资金使用上严格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五)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功能和网站、微博、微信、拼音短视频等新媒体阵地作用,尤其要发挥好团属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形成强大的声势和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工作中新做法、新经验、新典型,进一步提升活动感召力,让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金晖助老”——青春扶贫志愿者行动。
二、下步工作打算
继续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动员等优势,针对帮扶对象具体的、差异化的帮扶需求,提供连续接力的生产、学习和生活帮助,组织志愿者以2:1的比例结对,常态化开展帮扶活动。把创新农村志愿服务新模式作为突破口,把“金晖助老”行动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把尊老敬老等传统美德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形成关爱老人的良好家风、民风、村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