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21日,在槐荫区委组织部选派发改局韩建平,到吴家堡街道办事处西张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本着心系群众、主动作为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在驻村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围绕群众所想、所盼,真情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他为村民所做的每一件事,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实实在在的印在村容村貌改观和困难家庭的笑容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真抓实干得民心
驻村初期,韩建平通过入户走访,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充分了解群众的意愿,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研究解决村里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由于2004年黄河大堤拓宽,村里30多户村民房屋被拆迁、2012年玉符河、河道整治拆迁工程,村里有12户村民被拆迁、2015年齐河黄河大桥建设西张村又有十几户被拆迁,至今都未安排宅基地。村两委会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关于西张村宅基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顺利通过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村民解除后顾之忧,了解到村内车辆比较多,乱停乱放现象普遍,进出村道路比较窄影响村民正常出行,也容易引发事故,在韩建平的提议下,经过与两委班子多次研究,在桥下闲置的土地修建小型停车场,不但便于村民停放,还使车辆夏天晒不着了,下雨淋不着车了。韩建平看到因修桥致使电线杆留在路中间,严重影响村民、车辆安全,他便四处找相关单位协商解决,积极协调办事处、区建委、区政府、市供电部门和单位,一次又一次的找,在韩建平的再三努力下,2018年10月16日,终于把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线杆移开了,道路加宽了,两侧铺设了花砖做了绿化。西张村的村民外出方便了,村民无不拍手称赞。
西张村原有的休闲活动广场面积太小,随着村民文化活动不断增多,人员不断增加,已不满足人们的需要,韩建平便带领两委人员多次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利用桥下闲着的土地修建了两处村民活动的广场,积极协调上级体育部门安装了体育器材和休闲设施,修建了一处5人制荣氏足球场,重新修缮了原有器材和破损场地,解决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场地,村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千方百计筹资金
扶贫工作要真正把帮扶贫困户的冷暖生活记在心间,“勿以善小而不为”,看似普通的一件小事也能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组织带来的温暖。韩建平在入户走访时,为于宝荣、王清刚两户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证,保证他们正常生活,了解到两位低保户家里没有炉子取暖,他积极和村两委人员购买了炉子并给按装好,解决了用炉取暖问题,让二人感激不尽。走访两名家庭困难贫困残疾儿童,韩建平帮助协调联系了济南市伟众康复中心并为孩子制定了康复方案治疗,同时为他们送去慰问品,鼓励他们身残志不残保持了观心态增强自立自强的信念。不仅仅是贫困户、残疾家庭,谁家遇到问题都愿找韩建平聊聊,前段时间因盖房水泥打顶出现问题发生矛盾,韩建平跑前跑后帮协调解决,化解了矛盾,使两家握手言合。每一位村民的事都牵动着韩建平的心,了解到王清强家庭情况,已针对他家情况比较特殊一家三口身体都是残疾,与扶贫办多次汇报沟通,特制定了帮扶措施, 房屋长年漏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3万元,为残疾家庭房屋漏雨做防水、改电、改厕,使房屋焕然一新,争取了一些政府政策补助早日脱贫。为深化基层乡村党建,进一步落实党的关爱帮扶机制,深化党的关爱行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关爱、关心、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要求,积极为困难、孤寡、失独、残疾、高龄的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营造尊老敬老、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由他协调上级民政部门出资40万元建设的幸福院,目前该项目已近尾声。
在韩建平的积极协调下,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娘家人”做好坚强后盾,送去3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带去慰问品并走访低保困难户,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关心群众、扶危济困的为民情怀,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着眼长远抓党建
为落实槐荫区“作风建设年"要求。西张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及全村党员干部,参观学习了淄博乐疃村、中郝峪村、蓑衣樊村学习办法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经验,进一步转变作风、树形象、提效能、促发展,重点解决“境界低、定位低、标准低、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解决站位不高、视野不宽、对发展思路沒想法没办法等问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如何发挥村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干在前头,争当先锋,引领时代发展潮流,敢做先进出彩典型,用使命和担当塑造了乡村旅游的成功模式,赢得村民支持,确保全村各项工作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