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英,女,中共党员,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201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及全村父老乡亲,树正气正村风、通街道改面貌、抓发展促民富,认真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了“互助养老”模式,实现了贫困户的脱贫和“老病残”的养老“双赢”,经验先后在全市、全省推广。因为成绩突出,她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21年3月,红泥崖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5-06脱贫后有些贫困户虽达到脱贫标准,但家居环境质量不高、生产生活工具缺乏,山亭区加大到户帮扶项目实施力度,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有效补充。到户帮扶项目已成为解决贫困户的燃眉之急、发展之困、生活之难的“短、小、快、直”项目,可以个性化满足贫困户的不同需要,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脱贫攻坚以来,济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要求,以“脱贫不返贫、全面达小康”为目标,织密基层责任链,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多措并举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累计投入19.34亿元支持脱贫攻坚;投入10.62万元统筹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95个,带动帮扶贫困人口11.8万人次;推荐、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3.3万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低保、特困救助标准实现“十六连增”,贫困户低保和特困救助覆盖率达到56%。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022户、117975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人口39410户、67658人;有省扶贫工作重点乡镇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31个,市扶贫工作重点村170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老病残”特殊贫困群体为主,都是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尤其是高龄独居、丧失劳动能力、子女无赡养能力的贫困老人,生存生活面临更多困难,做顿热乎饭、清洗衣服被褥、买点日常用品,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事”“愁事”。为解决贫困老年人的实际困难,日照市以农村老人“落叶归根”、居家养老的感情需求为出发点,以农村邻里互助优良传统为纽带,通过产业扶贫收益再分配、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爱心捐赠等方式广筹资金,聘请有劳动能力的居家贫困妇女与贫困失能老人结对帮扶,探索创新了“居家养老、邻里互助、多元互补、脱贫解困” 为主要经验的居家互助养老扶贫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贫困老人的生活状况,实现“贫困老人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贫困妇女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截至目前,全市共聘请护理员1613人,有效护理贫困老人4618人。该做法在全省推广,并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菏泽市现有72.8万贫困人口脱贫但仍然享受政策,从人口结构上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36.7万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7万人,身患病残的32.8万人,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38.3万人。这些群体收入渠道少、自理能力差、生活条件苦、脱贫解困难,巩固提升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破解“老病残”难题,菏泽按照政府尽职、社会尽责、市场尽能、子女尽孝、邻里尽情、个人尽力的总体思路,灵活运用资产收益、民政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方式进行兜底保障。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乐陵市位于山东河北两省交界,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58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市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6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72户12967人,是鲁西北地区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市区之一。目前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已全部出列,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以来,乐陵市围绕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创新探索了“村级扶贫专岗”互助扶贫模式,同步破解“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走出了一条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特困群体脱贫解困的新路子。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潍坊市临朐县7746户16020人继续享受政策贫困户和即时帮扶户中,“老病残”特困群体占比高达72%。其中,残疾的4395人,占28.74%;患长期慢性病、大病的4680人,占30.61%;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的7398人,占48.38%;60岁以上的6994人,占45.74%,有的还是多种因素叠加。这部分群体普遍收入低、自理能力差、脱贫解困难,处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难状态,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脱贫攻坚的短板,也是当前的最大难题。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22青岛平度市紧紧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发挥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等20个国家地标保护农产品优势,依托现有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社合作”和“镇社合作”方式,集中特色种植、旅游、智慧、生态等优质经营实体,探索发挥扶贫资金效能最大化,打造了32个农民创业创新载体(简称农创体)。通过明晰“四权”、绑定“四金”、实现“四强”,在扶贫对象与农创体共建共享中,构建起“扶贫农创体”带贫帮扶机制。短短四年时间,仅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就从当初的36个樱桃西红柿大棚发展到920多个,辐射带动周边30个村庄发展,6个青岛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19济南市南部山区西营街道老峪和积米峪安置区是济南市唯一的国家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3.8亿元,建成80个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达8.44万平方米,147户308人享受政策搬迁贫困户和同步搬迁群众搬迁入住。济南市结合两村实际,积极创新全流程帮扶措施,真正实现了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高标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标。
来源:省扶贫开发办 2021-04-19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各项事业向习近平总书记 要求的、全省人民期盼的方向前进,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19 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7.1 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0242 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今年面对疫情影响,我们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扩消费、强投资、稳外资外贸,全省经济逆势上扬、企稳向好,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9%,1 至 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3.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1%,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 5.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30.2%,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山东省社科联 2021-03-23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2018年以来,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省份。农产品出口1257.4亿元,出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连续2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1-03-08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牢记总书记殷殷重托,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按照“2016-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工作部署,拿出真招实招硬招、下足绣花功夫攻坚克难,推动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交出精彩的“山东答卷”。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1-02-26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尽锐出战 攻坚克难,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持续强化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1-02-2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党中央的庄严承诺,涌动在齐鲁大地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中。按照“2016-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总部署,山东咬定总目标,科学谋划、分类实施、尽锐出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山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1-02-25【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山东实施扶贫产业2.56万个,年均带动贫困户42.2万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今天推出脱贫攻坚答卷,关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山东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脱贫攻坚过程中,不仅关注数量,更重视质量;不仅关注速度,更重视实效。通过产业帮扶,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2021-01-21